
幼童紧急送医 元凶竟是家长常买食品
家长常购买的食品竟是导致幼童紧急送医的罪魁祸首,据调查,某些常见食品可能含有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的成分,引发健康问题甚至紧急就医,提醒家长要谨慎选择食品,关注食品安全,确保孩子的健康与安全,这一事件提醒广大父母,日常食品选择不当可能给孩子带来潜在风险。
玩过它的站出来!!
(先炸一波回忆杀)
绚烂、解压、多巴胺······
懂的都懂
这个“水宝宝”
在孩子圈里很流行
还是很多“大宝宝”的童年回忆
它遇水就会迅速膨胀变大
最大甚至可达鸡蛋大小
然而
好玩归好玩
警钟再次敲响
它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
深圳幼童上手术台!
这种小玩意你家可能也有
“医生,快来看看!宝宝不吃不喝,还吐黄水。”
这天,深圳市儿童医院病房收治了一个11个月大的宝宝小玥(化名)。值班医生刚接手,家长就焦急地介绍起病情——
两天前,大宝和二宝在家中玩“水宝宝”。这种遇水后就会膨胀,Q弹Q弹的小玩意,在孩子中很受欢迎。
△ 水宝宝,左边是原始形态,右边是吸水后。
玩着玩着,小玥顺手将一粒水宝宝塞进了嘴巴。一旁的奶奶赶紧上前,伸手去抠她的嘴巴,想把东西抠出来。
然而,这小东西已经被小玥咽下去了,怎么也抠不出来。
当时,一家人也没太当回事,“也就是个小东西,应该能拉出来,没啥大不了的”。
没想到,很快就出大事了:第二天晚上,小玥一吃东西就吐。吃奶吐,喝水吐,吃辅食也吐。到后来,就算没有吃东西,还是吐。甚至,连黄绿色的胃液都吐出来了!在附近医院治疗后,小玥的症状没有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差。
随后他们紧急转院,来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听完病史,普外科的医生有了不祥的感觉,“可能是机械性肠梗阻!”
进一步的检查,证实了他的担心:
CT显示,小玥的小肠上段有明显扩张的情况,远端则是正常的干瘪状;而B超则显示,她的腹腔内有一个3.0×2.5cm的球状物。
没跑了,就是肠梗阻。
这时,小玥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脱水
“球状物”堵住了肠道,孩子吃啥吐啥,体内液体严重丢失。如果严重脱水,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肠穿孔
长时间的肠梗阻,会导致肠道缺血坏死、肠穿孔,也会有性命危险。
不能再等了!准备手术!
紧急开腹手术后
“肇事”的“小圆球”被取出
起初,医生考虑过腹腔镜微创手术,这样,孩子的伤口小,恢复快。
然而,肠道超声检查显示,这个有鸽子蛋大小的球状物,牢牢地卡住小肠肠管,导致肠管明显扩张。这种情况,腹腔镜下难以操作,硬上很容易“翻车”。
随后,医生为宝宝做了开腹手术。
打开腹腔后,极度扩张的肠管“扑面而来”。很快,医生在小肠末端约4cm处找到了肇事的“鸽子蛋”。
它就像一颗剥了皮的葡萄。用镊子夹它时,滑溜溜的,还特别脆。没错,就是水宝宝。
4cm大的水宝宝
经过手术后,小玥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胃肠道功能日渐改善。
一周后,她终于出院了。
Q弹软糯的水宝宝,
一旦误食就变身“宝宝杀手”
水宝宝,绝对是个“毒宝宝”。
这种亮晶晶、圆溜溜、颜色漂亮,摸起来像果冻的小玩意,看了就想揉搓揉搓。
更神奇的是:一颗米粒大的水宝宝,进水后就膨胀,体积往往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可谁知,这个水宝宝,还是“孩子杀手”呢——
成分有毒
水宝宝是一种吸水性树脂,一般用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成,而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都有一定的毒性。
外观诱人
这玩意儿像果冻和糖果一样,小朋友容易把它当成好吃的。而且,它还贼便宜,几块钱一包,小孩子很难不动心。
危害性强
误吞或吸入呼吸道后,水宝宝吸水膨胀,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进入消化道后,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可能引起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随时有生命危险。
此外,“水宝宝”的碎片附着在手指上,孩子揉眼时,可能导致晶体感染,甚至引起失明。
真不是吓大家:
吃了水宝宝的娃,超过九成要手术!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