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李岩 /文 刘康 王冉冉/视频剪辑
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芜之地:杂草肆意生长,碎石散落如星,干涸的土块在烈日下龟裂,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而今天,这片三亩土地已焕然新生——整齐的田垄上青苗吐翠,笔直的砖石小径分割出实践区,水管沿田埂延伸,清水滋润着每一寸土壤。从荒芜到丰茂,背后是郑州市惠济区保合寨小学师生、家长们近一个月日夜的汗水与坚守,更是老师们以身为范、躬身育人的无声誓言。
【开荒篇】破土而出,唤醒沉睡土地
在崔慧莹校长的带领下,在各部门的协调组织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开荒行动拉开帷幕。先是机器上阵,清理杂草,清运较大石块。老师们身先士卒,挥舞锄头,耙子,清理小石块;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肩负起清运小石子的任务。在师生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荒地的垃圾被清理干净,沉睡的土地被唤醒,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基础。
【栽桩篇】定位规划,勾勒未来蓝图
土地清理完毕后,如何合理规划种植区域成为首要任务。老师们趁着周末时间,先用测量工具精确确定每个桩的位置,然后自发形成栽桩小组,挖坑、栽桩、扶桩、填埋,忙碌而有序。一根根桩子立起来了,不仅为划分区域提供了依据,更勾勒出实践基地未来的蓝图。
【翻地篇】破土逐梦,开垦希望田野
老师们率先行动,为学生们示范翻地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听完讲解、看完示范,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分组行动。尽管三月的天气还有些凉意,但大家的额头上很快布满汗珠。经过师生、家长们连续几天的不懈努力,原本荒芜、板结的土地,变得松软平整。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播撒下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师生们对劳动的热爱,对收获的期待。
【平地篇】精耕细作,打造平整沃土
为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平地工作必不可少。师生们分工明确,老师们拿掀翻地,用耙子将土块耙碎。同学们在后面把翻出来的石块再次清理出来,不仅对土地进行初步平整,更是最大努力地给农作物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大家不辞辛劳,反复检查、平整,确保每一寸土地都符合种植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原本坑洼不平的土地变得平坦开阔,为农作物扎根生长提供了优质土壤。
【引水篇】铺设管道,引入生命之源
为解决灌溉问题,引水工程提上日程。老师们根据劳动基地的实际情况,查阅图纸,规划灌溉铺设路线。在铺设过程中,遇到坚硬的石块,师生们齐心协力,用撬棍、锤子等工具一点一点将石块撬开。烈日下,他们弯着腰,仔细铺设每一段管道,确保连接紧密,不出现漏水现象。管道铺设完毕后,经过多次测试,确保水流顺畅。清澈的水通过管道流入基地的各个角落,管道灌溉为农作物生长注入了“生命之源”。
【铺路篇】搭建通道,便捷劳动之路
为方便师生在基地劳作和参观,铺路工作有序开展。师生们搬运砖块、铺设路面,分工协作。老师们以身示范,指导同学们如何铺设砖块,确保路面平整、牢固;同学们认真学习,一块块地铺设,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充满热情。一条条平整的小路在基地中蜿蜒铺开,不仅方便了通行,更成为基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种植篇】播撒希望,收获成长喜悦
师生们根据不同季节和作物特点,选择了适宜的种子和秧苗。在种植过程中,老师们耐心示范、讲解种植技巧。同学们认真学习,亲手种下一颗颗种子和秧苗,并为它们浇水、施肥。崔慧莹校长还亲自带领学生到中药园区挖中药苗,手把手教学生怎样采植。从蔬菜到水果,从五谷到中药,看着亲手种下的作物,同学们眼中充满期待,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门栏篇】巧制门栏,筑牢基地之美
门栏作为劳动教育基地的重要标识,从设计图纸的反复修改,到材料的精心挑选,再到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把控,老师们都全力以赴。课余时间,大家主动参与其中,测量、切割、组装,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不怕辛苦。在老师们的齐心协力下,崭新的门栏拔地而起。木质的门栏散发着自然的气息,搭配上醒目的基地标识,不仅提升了安全性,更彰显出基地的独特魅力 。
【彩绘篇】绘梦墙面,点亮基地新颜
郑州四禾美术学校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爱心,拉开了一场爱意满满的公益涂鸦活动的帷幕。他们认真测量、标记,精心配色,有条不紊地进行创作。他们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用色彩和图案展现四季更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展示着耕作的内涵,麦田、瓜果、粮仓蕴含着丰收的希望。这些彩绘不仅美化了基地的环境,更成为了大家劳动成果的独特见证,赋予了基地独特的文化气息。
如今,曾经的荒地已焕然一新,班级责任田和五谷区种子已播下,中药种植区苗圃已栽培,瓜果区覆膜已完成,道路旁葡萄架已搭建,昔日的一片荒地已经成为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劳动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深刻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含义。保合寨小学将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持续推进劳动教育,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创造美好未来。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