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去年举行的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物质科学大会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创始人瞿晓铧一语中的:“人工智能(AI)的尽头是太阳能和储能技术。”无独有偶,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也敏锐地认为,“我们在世界上需要的能源确实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得多。世界未来的两种重要货币是算力和能源”,并进一步提出,“我们需要核聚变或者更便宜的太阳能和储能。”无疑,中外业界都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能源发展紧密关联起来,且认为未来能源发展将聚焦在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技术上。

在人工智能算力飞速发展的当下,算力对能源的消耗压力也与日俱增。据报道,ChatGPT每天响应用户的约2亿个请求,这可能要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是美国家庭平均用电量的1.7万多倍。我国的数据中心耗电量同样巨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到2700亿千瓦时。预计到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到3500亿千瓦时,且未来这个数据还将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训练发展也逐步显露“瓶颈”,各大AI大模型公司的更新迭代速度都在放缓。此前有媒体指出,如今AI大模型训练的投入产出比开始降低。要想让AI取得进一步突破,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的算力和能源。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AI领域,头部公司都不会停止投入。世界上的科技强国也都将AI发展纳为重中之重,中国更是不能在这场新一代科技浪潮中位居人后。

但是,上一次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破坏殷鉴不远,之后为治理污染,恢复生态,又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在这次AI科技革命中,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提前敏锐注意到AI所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抢先谋划布局。也就意味着,AI之争不仅是算力之争,还是能源之争,环保之争。

想要“铸造”好“能源”这种未来货币,应注意到油、气、煤炭这类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现实,在充分做好对传统能源开采利用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拓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也要持续强化储能能力,开发更大容量,更安全环保的储能材料。同时还要兼顾发电材料的可回收性,这是一个摆在科学界面前的难题,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且充满机遇的挑战。

和大众认知可能有冲突的是,目前的太阳能、风能发电并不能做到100%绿色环保。一个重大制约是发电材料的回收处理问题。2012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米夏埃尔·格雷策尔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所用到的硅技术“碳足迹太深、太大了”。从全生命周期看,太阳能发电所用的光伏硅片还未能做到碳中和,尤其是末端的回收处理,至今仍是个未解难题。处于同样尴尬境地的,还有海上风车的巨大碳纤维叶片。它们通过热固方法生产,寿命长固然是它们的优点,可一旦报废后却很难被回收利用,目前只能通过破碎填埋处理。再如山姆·奥特曼所青睐的核聚变,目前可控核聚变仍在科研阶段,而核废料的回收填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更是困扰人类的难点。

未来的新材料研发,应该在开发时就考虑到将来的回收处理,使其从一诞生就具备“全循环”能力。可以见得,未来对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仍是一片蓝海,而控制“碳足迹”也是AI和能源发展的关键。

碳足迹,通常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资源消耗得越多,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构建完善的碳足迹管理体系,也是当前我国政府环保工作的重点。

那么,是不是可以反向把AI运用于碳足迹管理和新能源新材料开发?AI并不能被简单视作“碳炸弹”和“碳老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就表示,继AI被运用于物理、化学领域并摘得诺奖后,AI同样可被运用于碳足迹领域。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研究同样可以拥抱AI,用大模型计算ESG涉及的变量,发展出“绿眼”“绿算法”“绿结构”等工具。大模型可以量化碳排放的最终影响,用AI实现对碳足迹的追踪。

由此可见,我们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尽头是碳足迹,而碳足迹的发展伴侣是不是人工智能呢?两者可以相辅相成,相互反哺,驶出AI和能源协同发展的“双车道”。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858.html

(0)
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 未来科技,比想象更近(《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书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前沿概念和创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那些令人惊叹的科技突破时,却往往忽略了那些隐藏在科幻作品中的未来科技设想。然而,一本名为《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的书籍,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科技梦想。 当几年前《流浪地球2》在全国热映时,“太空电梯”这样一个由科幻故事创造出的巨型…

    2025年4月21日
    1500
  • 联动巡视成都,省委第一巡视组新任组长亮

    根据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截至4月16日,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 根据安排,本轮巡视,将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成都市等5个副省级城市开展联动巡视。 4月17日上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四川省委第一巡视组在成都召开巡视进驻动员会。 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组长施克辉指出,联动巡视副省级城市,是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副省级城市高…

    2025年4月22日
    1300
  • 最美小屏旗舰Find X8s今日开售 还有生态全家桶

    4月16号消息,全新的OPPO Find X8s今天正式开售,可选择海岛蓝、星野黑、月光白、落樱粉配色。OPPO Find X8s国补至高15%,到手价3699元起,还能至高24期免息。 OPPO Find X8s非常轻便小巧,其采用了6.3英寸的小直屏,拥有1.25毫米的超窄等宽边框,机身厚度低至7.73毫米,整机重量179克。而且OPPO Find X8…

    2025年4月17日
    9500
  • 华为nova 14系列爆料:搭载鸿蒙OS 5,5月下旬见

    转眼间,时间接近2024年5月,各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年中新品都已经蓄势待发。想必很多小伙伴异常好奇华为的新机。 近日,知名数码博主“定焦数码”爆料称,华为nova 14系列将于2025年5月中下旬发布,预计在当周周末开售。据悉,华为nova 14系列手机将包含标准版、Pro、Ultra三款机型,均搭载鸿蒙OS 5系统,其中标准版搭载麒麟8系移动平台,性能表现将…

    2025年4月27日
    000
  • 突发!白宫出事了!

    据环球时报消息,综合美国《野兽日报》等美媒24日报道,美媒记者爆料称,白宫有人私下向华尔街高管泄露了美国与印度贸易协议谈判的进展情况。报道称,此举被质疑涉嫌“内幕交易”。 美国《野兽日报》:白宫被指提前泄露贸易协议谈判进展 美媒爆出猛料:白宫有人提前泄露了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网记者查尔斯·加斯帕里诺在社交平台X发帖称:“白宫内部人士通知华…

    2025年4月25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