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传播:助力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路径

2024年12月5日到6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公民科学素质大会,不仅是展示我国科技成就的重要平台,也是探讨如何通过国际科技传播提升国家形象的契机。在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传播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领域,科技传播更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富有实力和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强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这一指示为我国科技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揭示了国际科技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战略地位。

科学技术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科学形象不仅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认知与认可,还能够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高铁技术、量子通信,还是航天工程,都令世界瞩目。然而,如何通过有效的国际科技传播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国家形象的软实力,在目前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没有得到国际传播学界的高度重视。

有研究显示,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认可度远高于其他领域。例如,美国公众对中国科学形象的评分位列仅次于美国与日本的第三位,超过了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科技强国,也显著高于他们对中国整体国家形象的评分。同样,在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学形象同样超越整体国家形象,并且被视为体现创新和前沿性的代表。这些数据表明,科技传播具有超越政治、文化分歧的独特优势,是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抓手。

尽管科技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却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发现,我国驻外使领馆发布的科技信息极少,占比普遍低于3%,尤其在发达国家表现更为薄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外宣工作也以政治、经济议题为主,科技信息发布比例极低。各大涉外媒体的科技报道力量都不够强大,这些都导致中国的国际科技传播在整体外宣体系中未能占据应有的位置。

此外,当前科技传播内容多集中于大国重器等“高大上”的科技成果,而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领域却鲜有报道。这种以“大国叙事”为主的传播方式,虽然能展现国家科技实力,却难以引发国际受众的广泛共鸣。与此同时,我国在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上也存在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机制不健全、传播渠道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

而造成我国国际科技传播短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意识层面的不足是首要问题。长期以来,外宣工作更多注重政治和经济维度的议题设置,忽视了科技传播的潜力与作用。部分政府部门和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国际传播缺乏信心和能力,导致科技传播在国家形象构建中始终未能发挥核心作用。

其次,缺乏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使得科技传播的资源配置和内容生产存在零散性和随机性。多部门间协调不足,难以形成合力,也限制了科技传播的系统性推进。此外,对外科技传播人才的缺乏进一步加剧了传播效力的不足。现有的国际传播团队中,既具备科学素养又了解外宣策略的人才屈指可数。

最后,传播策略上的单一性限制了中国科技形象的多元化呈现。当前的科技传播过度强调科技成就的国家意义,而忽略了科技如何服务于全球公众生活这一重要维度。这种以政治化为导向的传播内容,常常与国际受众的实际需求脱节。

实际上,科技发达国家在科技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通过科幻电影、媒体宣传,将“美国科技”与“未来主义”形象绑定,不仅提升了美国的科技话语权,也增强了其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此外,美国通过“科学外交”活动,以知名科学家作为科学大使,与目标国家公众和政治精英开展互动,深化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科学形象的认同。

日本则通过“科技造福生活”的叙事,展现了科技对民众福祉的贡献。NHK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科技节目,以及“索尼探梦馆”等科技场馆,都有效传播了日本科技形象的亲和力与创新性。加拿大则通过科技外援项目,将科技传播与国际援助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其国家形象的公正与公益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国际传播效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为我国科技传播明确了发展方向。近期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公民科学素质大会为我国探索科技传播新路径提供了实践场景。为让科技传播更有效力地为国家形象建设贡献力量,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技传播战略框架。在国家层面设立国际科技传播专门机构,统筹外交、科技、文化等部门资源,推动科技传播纳入国家形象建设的整体规划。调整传播重点,减少单一的“大国重器”叙事,增加与国际受众生活相关的科技内容,例如绿色能源、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通过讲述有温度的科技故事,让受众感受到中国科技为全球带来的价值。

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兼具科学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国际科技传播课程,为外宣工作储备后备力量。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的合作,主动为其提供采访机会;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特别是TikTok等新兴渠道,与国际青年受众互动;支持制作优质的科技类短视频和纪录片,以更贴近国际观众的方式传播中国科学。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嵌入科普活动。例如,在亚非国家推广农业科技时,开展公众参与式科普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展示中国科技的普惠性。

科技传播是提升国家形象、促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科技传播,中国不仅可以增强全球话语权,还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世界公民科学素质大会的召开,将为中国科技传播提供新的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的创新成果与人文精神,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857.html

(0)
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 最新通报:发病1例,死亡1例!千万别采、别买、别吃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中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而食物中毒的原因就是因为误食毒蘑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

    2025年4月16日
    1400
  • 中国电信河南公司打造多元宣传矩阵 筑牢反诈"防火墙"

    大象新闻记者 王芳 通讯员 郝沛锴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防诈骗意识,在4·15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河南公司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动员全省各地市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诈宣传活动,打造多元宣传矩阵,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 本次全省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印制发放800余张宣传海报、7000余份…

    2025年4月17日
    1900
  • 方文山透露周杰伦今年会出专辑,有几支MV已拍好

    4月21日,华语流行音乐作词人、导演方文山走进安阳师范学院,分享作词技巧、情感表达、词曲配合等实用方法。 在活动现场,方文山透露,“杰伦今年会出专辑,是专辑哦,不是单曲。现在合作有几首了,但内容不方便讲,甚至有几支的MV都拍好了。” 词作家方文山是歌手周杰伦的黄金搭档,与周杰伦合作过《双截棍》《东风破》《发如雪》《青花瓷》等多首经典歌曲。

    2025年4月21日
    1600
  • 饿了么推出骑手AI助手小饿:可提升骑手的效率和体验

    2025年4月25日,饿了么推出骑手智能AI助手“小饿”,其是中国首个基于大模型技术打造的骑手端智能体,旨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交互及实时数据分析能力,为骑手打造专属智能伙伴,覆盖骑手的配送场景,提升骑手的效率和体验。 据了解,AI助手“小饿”拥有语言交互能力,骑手直接对着“小饿”喊一声,接单、导航都能安排上,省时省力;“小饿”还是个“安全卫士”,提供高…

    2025年4月25日
    700
  • 红魔10 Air评测 极简纤薄美学狂野性能释放

    红魔品牌已经诞生了七年时间,在红魔的征程中,专注推出游戏电竞手机,不仅打造了多款经典游戏手机,而且还衍生出了众多电竞配件产品,深受广大玩家群体的喜爱。 在红魔手机中,特别注重设计感,有着玩家喜欢的个性化效果,也有为了游戏体验而打造的主动散热功能。不过在红魔手机阵容中,并没有主打纤薄设计的手机,这也不难理解,主打电竞的手机,性能释放才是首要问题,把空间留给散热…

    2025年4月17日
    2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