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晓斐
在中医药强省建设中,河南持续在科技创新赋能、国际标准突破等领域发力,不断提升“豫药”品牌影响力,让“豫药”从道地药材走向世界舞台。
在河南羚锐制药百亿贴膏剂生产基地的智能化提取车间,监控系统实时捕捉300多项生产数据,以数字力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可控。
羚锐制药副总经理 李磊 :中药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只有保障前端质量的可靠,才能保障我们做出来的中药产品的疗效。借助数智化系统控制,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中药材提取到贴膏剂成型,智能化让38道工序高效衔接,每分钟就有1.1万贴膏药下线。以经典名方为基础,企业每年投入营业收入3%到5%的资金用于新药研发,依托药监部门开通的创新药绿色通道,旗下 “两只老虎”“小羚羊”等品牌产品不断升级迭代。
羚锐制药副总经理 李磊:缩短了新药研发的周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目前,河南已经建成中药智能车间15个,智能化赋能让中药生产实现了“经验制药”向“数字制药”的转型,并为“豫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处处长 王智明:去年以来,我们不仅指导和推动全省23个经典名方品种申报了中药新药,还持续建立河南省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产品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提升“豫药”品牌影响力。
标准决定质量,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通用语言”。在药监部门的助推下,河南中药材国际标准建设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河南太龙药业联合清华大学制定的“中医药—黄芩”国际标准,填补了河南在这方面的空白。
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立壮:比如说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 从药典的标准9.8% 提升到国际标准的12%。增强了我国中药在国际草药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预计未来三年海外销售额将增长 30% 以上。
目前,河南已经建立覆盖中药材、饮片、成药的全链条标准库,144 家中药制剂企业、135 家中药饮片企业星罗棋布,中药单品种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有25个。2025年,河南计划培育规模以上中药企业100家,中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局长 田文才:持续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豫药’品牌,推动更多 "豫药" 特色品种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让传统中药产品焕发时代光彩。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