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学数据共享与自主平台,迫在眉睫

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是验证理论、发现新知、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据。作为记录实验结果和观测现象的核心资源,科学数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是科研人员探索未知、解决科学问题的宝贵财富。在国际上,科学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已成为全球科研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尽管我国科学数据的产生与积累已经相当可观,但开放程度与共享效率有待提高,符合国际标准的可信数据共享平台也相对较少。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科学数据成果的传播和科研效率的提升。因此,构建自主可信的国际化数据共享平台,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实践,已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迫切路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政策法规层面,《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规为科学数据的长期战略储备提供了制度保障;标准制定方面,《GB 35294-2017 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 42813-2023 数据论文出版元数据》等为科学数据的出版和使用确立了相关规范;实践层面,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组织依托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 Data Bank)等平台开展期刊论文关联数据汇交与共享。这些举措显著推动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然而,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在数据开放程度、共享效率及国际化平台建设方面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全球科研合作日益深化的今天,缺乏自主可信的数据共享平台,不仅不利于我国科学数据的开放与流通,还存在数据外流的潜在风险。

为了建设满足国际化要求且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是遵循国际标准,推动FAIR化共享。2016年,由众多科学家和组织联合提出的科学数据的FAIR(Findability、Accessibility、Interoperability、Reusability)原则已成为全球科学界的重要共识。同时,基于FAIR原则,国际科研数据联盟提出了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TRUST(Transparency、Responsibility、User Focus、Sustainability、Technology)原则,也为平台的透明性、责任分配、用户关注度等提供了明确指导。平台建设需促进数据的可发现性、可获取性、可互操作性及可重复利用,并实现数据的长期存储和安全共享。

二是提升平台安全与治理能力。科学数据的共享与安全并重。可信平台应构建适配多学科、完备的数据治理与安全体系,涵盖安全组织制度、资源管理和环境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并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和隐私保护政策,保障海量科学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提供合规性保障,避免数据外流。

三是建立多元化数据共享机制。平台应支持多种数据共享方式,包括数据完全开放共享、设置保护期等有条件共享及依申请获取等,灵活满足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同时,引入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 CC)协议、数据库许可协议和软件许可协议等多种授权模式,保障数据使用的合规性与透明度。

四是实现国际学术平台对接与互操作。国际化视野是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重要特质,通过制定与国际标准统一的元数据规范,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和API,实现平台数据与其他国际平台的无缝集成和跨平台共享,提供多语言界面、多语言搜索和数据描述等服务,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需求。同时积极争取国际出版商、学术平台推荐与收录,提升平台国际影响力,服务全球科研人员。

当前,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管理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新的科研范式变革的形势下,面临着“高质量数据开放共享难”“数据外流严重”“数据开发利用难度大”等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还需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1.提升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与科研人员参与度,将数据共享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制定更具吸引力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激发科研人员主动参与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热情。

2.扩大数据共享政策覆盖范围并提供针对性政策支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逐步将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拓展至高校、科研机构等科学数据产出较多的领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明确数据共享的标准、流程和责任主体,形成覆盖全科研生态链的数据共享政策体系。

3. 加强国内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与行业合作。鼓励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机构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升平台可信服务能力与全球影响力。

4. 完善数据知识产权与评价机制。明确数据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范围和法律责任等关键问题,为数据共享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建立数据共享评价机制,对数据共享的质量、数量、影响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科学数据共享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构建自主可信的国际化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不仅能提升我国科研创新效率,还能增强我国在国际科学数据共享体系中的话语权。通过数据的流通与共享,推动科研协作与创新突破,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未来,我国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科学数据共享的政策与实践路径,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共享平台建设模式,为全球科研协作贡献中国智慧,为科技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

李宗闻|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工程师

李成赞|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姜璐璐|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工程师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606.html

(0)
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

  • iPhone 17 Air用高密度电池 苹果不在续航上妥协

    苹果在iPhone 17系列中,会打造一款主攻纤薄设计的新机iPhone 17 Air,这款手机设计很薄,预计整机厚度仅有5.5毫米,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造型。 5.5毫米的厚度在视觉效果上很惊艳,但这种超薄设计,必然会伴随着其它方面的妥协。比如在影像方面,iPhone 17 Air就只配备了后置单摄,而且在镜头部分的设计,也采用了橫置的一字型矩阵。 最让大家…

    2025年4月22日
    1800
  • 潮流外观大显存 iGame RTX 5060 Ti Ultra W OC 16GB首测

    ·RTX 5060 Ti带着16GB大显存版走来了 虽然体感上RTX 50系列显卡的发布似乎比起往年要慢上不少,但实际上RTX 50系列显卡的发布间隔变得更短了,两年前的RTX 4060系列显卡要到5月中才正式发布,而今年我们在4月中旬就能够看到新一代的RTX 5060 Ti显卡了。全新的RTX 5060 Ti显卡依旧是提供了16GB显存版和8GB显存版可供…

    2025年4月17日
    1700
  • OPPO K12s今日开售 千元价格就能告别续航焦虑

    OPPO K12s在4月25日10:00正式开售,这款手机在续航方面的表现特别强,无需每天充电,而且还具备五年长寿特性,是一部可以改变我们续航习惯的千元手机。 在续航相关的规格上,OPPO K12s提供了7000mAh大容量电池和80W超级闪充,处理器采用4nm工艺的第四代骁龙6,能够确保使用的流畅性表现,而且特别省电。能够兼具大电池和省电特性的OPPO K…

    2025年4月25日
    800
  • 享界S9增程版发布:纯电续航可达365km,30.98万元起

    享界S9增程Max版售价30.98万元,享界S9增程Max+版售价33.98万元,享界S9增程Ultra版售价36.98万元。 2025年4月16日举办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享界S9增程版。 价格方面,享界S9增程Max版售价30.98万元,享界S9增程Max+版售价33.98万元,享界S9增程Ultra版售价36.98万元。 权益方面,首销…

    2025年4月16日
    7800
  • 京东官微回应“京东外卖崩了”:超时20分钟全部免单

    京东官微对外表示:因今日午高峰京东外卖下单量暴增,导致系统出现短暂故障,目前已全面恢复,大家可以正常下单了。为表达歉意,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单。 2025年4月22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京东外卖崩了”,存在下单后商家无法接收订单信息、订单长时间滞留处理状态、平台客服响应延迟等问题。 对此,京东官微对外表示:因今日午高峰京东外卖下单量…

    2025年4月22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