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不是靠8小时上班研究出来的?

前不久,在某网站上,有一个话题引起热烈讨论:如何看待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说“科学不是靠 8 小时上班研究出来的”?

这句话的背景是,我国第一位火山研究领域的院士刘嘉麒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说道:“做科学应该潜心敬业,孜孜以求。我跟我的学生说,你想靠8个小时上班来搞科学,就不要来了。科学是忙出来的,科学得下功夫。”

一时间,有人赞同,也有人提出疑问:难道搞科学研究也要倡导加班文化?

如果真像后者这般理解,恐怕误读了刘嘉麒院士的意思。实际上,他只是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戳破了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并非简单的任务分配或时间管理所能涵盖,它更像是一种内心的热爱和执着,一种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和传承,而这种热爱和执着不会存在8个小时的时间区间。

事实上,刘嘉麒院士本人也是如此做的。83岁的刘嘉麒院士,已经从事地质科考60余年。他的足迹遍布七大洲五大洋,曾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造访和考察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他却依然活跃在科研、科普、教学的第一线,每天晚上九、十点以后是他的夜班时间,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

其实,如果我们考察古今中外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已经深深融进他们的血脉里,在每天的任何时间段,他们都会保持着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敏锐性。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科学家一天24小时都被用来搞科研。科学家不是机器人,也是有血有肉的躯体,也需要吃饭、睡觉、休闲放松或娱乐,但真正热爱科学事业的人,不管他是在8小时的正常上班时间,还是一天之中的其他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调整到科学探索的状态,这来自科学研究的直觉。

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开拓性的研究,行走的大都是还没有人踏足的荒原地带,进行这样的研究和探索,经常遭遇的都是失败,很多人可能在遭遇了99次挫折和失败之后,才会换来一次新的突破和进展,而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常态。

然而,往往那一次成功的火花,可能并不诞生于8小时的上班时间,而是在其他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抓住了这样的灵感和机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科学家甚至因此而名垂青史或者轰动整个世界。比如,古希腊百科式科学家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据说是坐进浴缸看到水从浴缸中溢出来时,意识到可以用排水的量来评估王冠的密度,从而评估其含金量,并以此判断金匠有没有偷国王的金子。再比如,德国化学家弗里德利希·凯库勒对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苯分子结构一直苦思不解,有一天他梦见一条蛇的蛇头咬住了蛇尾,形成了一个环,从睡梦中惊醒的他由此画出了苯的六角环状结构,而后的研究表明他画的结构是对的。还有英国物理、化学家道尔顿,他是在为母亲买袜子时,发现自己和弟弟的色觉与其他人不同,由此发现了色盲病。如果我们挖掘科学史,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科学发现的灵感都是在探索过程中的不经意间出现,并且被科学家及时捕捉到的。

科学灵光一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出现,出现的时候抓住了,就能够走向突破之门。如果本着8小时打卡的思维搞科研,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当然,搞科学研究的人,每个都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自己每天喜欢钻研科学问题的时间管理会有很大的不同。刘嘉麒院士常加夜班、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这是他已经形成的工作习惯,并不是鼓励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这样干,也不是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只有这样干才会获得成功。

搞科学研究也有赶时间的时候,譬如现在一些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世界上同时有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都在展开科研攻关,如果你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已经对外公开了一些信息,往往就得趁热打铁、争分夺秒地继续工作,否则极有可能会被其他科研团队站在你先前工作的基础上捷足先登。而包括诺贝尔科学奖在内的一些重大科学发现都是以最先发现为评价依据的。

此外,也有很多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以及众多技术性的研究或者工程性的研究,一个科研工作者能否取得巨大成就,除了聪明才智,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汗水,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浇灌。这也是包括刘嘉麒院士在内的众多科研工作者认为很多时候科学是忙出来的重要原因。

科学研究从来都不是8小时工作时间的事情,科研工作者需要时刻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果一个年轻的刚刚入行的科研工作者,认为8个小时之内才是工作时间,8小时之外就关闭自己科学探索的思想阀门,要想取得大的成就是很困难的。

事实上,也正是科学发现在时间分布上的这种特质,真正的科学家工作状态往往也没有上班下班的区别,对科学家的工作时间更应该宽松管理,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尽量给他们创造轻松舒心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其始终处于最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够推动更多杰出的科研成果涌现。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604.html

(0)
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

  • 别让现代化教学困在一块电子屏里丨中听

    评论员 陈柯旭 近日,据九派新闻,“网友建议学校取消电子屏教学”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认为,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加高效便捷的传授知识,但是也有人提出质疑,会不会对学生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不可否认,电子屏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们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会造成用眼疲劳,加重近视的风险,而且课件上丰富多彩的动态元素,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但也会分散注意力,导致…

    2025年4月16日
    1600
  • 售价39900 京东全球首发松延动力N2人形机器人

    4月24日,京东集团与松延动力联合完成全球零售领域首单松延动力N2人形智能机器人交付。在交付仪式现场,收件方谋先科技(Motphys)为这款被网友亲切称为"小孩哥"的智能设备举行了别具科技感的入职仪式,通过颁发专属工牌并启动多场景协同测试,展示其实际应用潜力。 该款机器人自4月23日在京东平台开放现货销售后,仅用24小时即实现首单交付。作为当前智能机器人领域…

    2025年4月26日
    600
  • Q1中国智能门锁销量同比增长5.4% 小米销量销额稳居首位

    4月26号消息,根据洛图科技最新发布的《中国智能门锁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门锁市场的全渠道销量为407万套,同比增长5.4%。 洛图科技表示尽管整体市场延续增长趋势,但B端承压、价格战加剧、技术门槛降低等多重变量交织,使市场局面更加复杂。C端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C端市场占比达53.8%,较2024年同期提升9.3个百…

    2025年4月27日
    200
  • 猿辅导回应武汉员工事件:当日所在团队没有安排加班

    2025年4月25日上午,猿辅导官方就网传武汉公司员工猝死事件作出回应。 据悉,4月23日,猿辅导武汉公司员工李某某突发意外不幸离世。猿辅导方面表示,公司和员工的亲人十分悲痛。李某某是公司优秀的员工,加入公司的5年时间,工作上爱岗敬业,有责任感,业绩表现一贯保持优秀。该员工发生意外期间,正值武汉公司员工倒休假期,当日所在团队没有安排加班。得知消息后,公司第一…

    2025年4月26日
    700
  • 女子取货被男同事故意关冷库,多次敲门无人理会,当地回应:事件已圆满解决

    4月23日,广东揭阳一女子发布视频称,自己在工作时去冷库取东西,被一位男同事故意关门锁住,称“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视频显示,当事女子进入冷库取东西后,另一位男工作人员朝里面看了一眼,迅速关门后笑着跑开了。随后女子在里面大声拍门求救,其称“非常害怕,已经在持续不断拍门喊叫,但没有人理”。最后女子打电话给老板,才知道内部有开门开关,成功出来后,女孩表示,虽然没…

    2025年4月24日
    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