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比想象更近(《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书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前沿概念和创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那些令人惊叹的科技突破时,却往往忽略了那些隐藏在科幻作品中的未来科技设想。然而,一本名为《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的书籍,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科技梦想。

当几年前《流浪地球2》在全国热映时,“太空电梯”这样一个由科幻故事创造出的巨型装置,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严肃地思考“太空电梯”的可行性。我们习惯称他们是科学家或工程师。这的确是他们正式的身份,只不过除了这一层之外,他们也是布道者。那些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力,被他们用另一种语言体系,以科学的态度写在了《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这本书中。

向涛、魏飞、王健君……这些在科研领域熠熠生辉的名字,或许你早已耳熟能详。他们不仅在科学研究的田园中辛勤耕耘,更在科学传播的前线活跃着。这一次,包括他们在内的十位学者一同出现,讲述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

和很多人预想的不同,在这本书中,学者们在对未来科技秉持乐观态度的基础上,谈得更多的,反而是各种问题。比如清华大学化工系的魏飞老师在谈到太空电梯时,问到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假设太空电梯能够建设起来,那么升降舱上上下下的“能量从何而来”?

这多少算是一顿当头棒喝:当科幻作品给了我们视觉享受盛宴时,我们往往会因此忽略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实际上,太空电梯的设想,虽然看上去比发射火箭容易很多,但也并不会因此明显节省能量,那么我们就应当更慎重地看待这个结构。

同样的问题,在“人体冬眠”这项科技的解读中,显得更加直接。所谓“人体冬眠”,就是很多人设想,用液氮冷冻等方式对人的身体进行低温保存,让人类也能像熊或者冷血动物那样进行冬眠。这时候,人体的代谢可以降到最低,等到重新升温时,人体再被唤醒,就可以看到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之后的世界了。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王健君老师首先就给出了结论:冷冻虽易,复苏太难。他在书中列举了现实中的案例,由此“肯定地说,所有这些冻存的人,由于技术的原因,是不可能复苏的”。

可见,这项常被科幻作品拿出来当“金手指”使用的未来科技,经过科学家缜密分析之后,只能被无情地否定。

如果据此认为,科学家们只是在居高临下,对科幻创作指指点点,那就大可不必了。正如前面所说,《触手可及的未来科技》这本书,它的底色实际上是乐观的。真正深入读过之后,就会发现,这些未来科技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或者说,当科学家认真地想要否定科幻作品中某个设定时,恰恰说明这个设定离我们的认知边界已经不远了。

就在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科学界有诸多同仁对他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最终的结果却证明相对论是很有预见性的。反过来,爱因斯坦也曾对玻尔等人下了战书,留下经典的“骰子”论战,结果则证明了玻尔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洞察力。在那时,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人类认知的边界。否定,是提升认知的重要一步。

同样,当科学家们在给太空电梯、人体冬眠这样一些科技挑刺的时候,恰恰也说明,未来已来。

还是说冬眠的问题,尽管整个人直接用液氮冷冻的技术失败了,但它也引发了更多探索。在失败案例的基础上,科学界也在挖掘最基础的问题所在。在细胞层面上,有一种抗冻蛋白可以限制冰晶的形成,这是部分动物在被彻底冻住之后还可以复苏的原因,人类或许还有仿生的机会。退一步说,如果人体不行,那么人体中的某个器官有没有可能?事实上,这项工作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在器官移植领域中,这项技术正在步入成熟。

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因为科幻作品被否定就感到有些哀怨。换个思路,我们或许会发现,找到这些科幻作品中未来科技的缺陷,对于当下的科学研究来说也许更重要。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602.html

(0)
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

  • 最新:哈马斯愿与以色列长期停火,移交加沙控制权

    当地时间4月20日,《以色列时报》援引相关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近日表示,哈马斯愿意与以色列达成长期停火。停火期间,哈马斯将暂停一切军事行动,包括进行武器研发和地下隧道建设。此外,哈马斯还愿意按照埃及此前提出的加沙战后治理方案,将加沙的治理控制权移交给一个独立机构。 相关消息暂未得到哈马斯方面证实。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

    2025年4月21日
    1100
  • 不可思议!我们祖先不仅吃过人脑,还吃过这些“玩意儿”!

    想象一下,时间倒流 18000 年,你站在冰封的荒原上,四周是茫茫的雪地和冰川。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着人类的祖先,他们穿着简陋的皮毛,手持粗糙的石制工具,围坐在一起享用狩猎的食物。 这看似普通的“聚餐”,但菜单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惊悚得多。不是简单的野果、野兽,而是包括了我们现代人不敢想象的食材——人脑。 挖掘出的头骨。图片来源:https://pix…

    2025年4月24日
    600
  • 这届年轻人,为啥迷上了“攒破烂”?

    “中国人到了一定年纪,血脉就会觉醒。”这句话,体现在种菜、天冷自觉穿秋裤等生活细节里,眼下也卷到了“攒破烂”这条小众赛道。 相较于“咱妈和咱奶”,如今不少年轻人在“攒破烂”这件事上,属实“不遑多让”。外卖袋、杯套、食品包装袋、纸盒子、空瓶子……只有别人想不到,没有他们攒不了。 此外,有人能够凭借一双巧手,把它们改造为收纳盒或者笔筒,主打一个实用;有人则把票根…

    2025年4月24日
    1600
  • 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江西宁都县政协原二级调研员谢亦礼被查

    据清廉赣州消息: 宁都县政协原二级调研员谢亦礼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目前正接受赣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年4月26日
    400
  • 中国游客在泰国街头突遭木棍砸头,悬赏征集袭击者线索!画面曝光——

    近日,一名41岁的中国台湾游客J先生在泰国芭堤雅度假时遭遇无端袭击。当时他正坐在路边玩手机,突然被一名泰国流浪汉用木棍击打头部。事后,J先生的泰籍女友A女士协助他就医并报警,同时将监控视频发布到网络,悬赏1000泰铢(约合人民币218元)征集线索,希望能将打人男子绳之以法。 据J先生回忆,事件发生在4月20日下午,当时他正坐在芭堤雅一家餐厅外的座椅上玩手机等…

    2025年4月23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