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快看你中招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藏着一些被我们忽视的致癌元凶。了解这些物质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接触,对于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揭秘那些可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几种潜在致癌物。

这5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快看你中招没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1.土榨花生油

很多人认为土榨花生油更香,喜欢买点吃。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土榨花生油虽然听起来很天然,但其实它们是黄曲霉毒素的“老巢”。因为这些油没有经过精炼处理,很容易就让黄曲霉毒素“安家落户”,土榨花生油一直都是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重灾区。

·2015 年我国对 8 省 738 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 4 种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散装植物油(土榨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明显高于定型包装样品。

·2016 年,福建省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也显示,黄曲霉毒素总量超标的均为散装样品(土榨油)。

·2017 年,广东省曾经对小作坊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B1 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小作坊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 B1 超标率 11.8%,检出率高达 56.9%。

·2019 年,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通报,一家杂货店的店主夫妇,因长期销售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的土榨花生油而被刑拘。

·据悉佛山顺德公安 2018 年以来共查处类似花生油黄曲霉毒素 B1 超标案件 35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48 人,刑事拘留 47 人。

除了土榨花生油,黄曲霉毒素也可能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油产品。所以,如果发霉了,就尽量不要吃。

不过,别担心,我们的菜板和筷子是不会长黄曲霉的。

因为黄曲霉很挑剔,它需要特定的环境和营养物质才能生长,我们的菜板和筷子可不是它的“菜”。从全球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来看,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食物,其中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现象最严重、最常见。目前还没发现过筷子(包括菜板)被黄曲霉污染导致的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

这5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快看你中招没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槟榔果、槟榔嚼块

最近几年,很多人都有嚼槟榔的习惯。

不过,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定义的 1 类致癌物,包括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1 类级致癌物是指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它会导致口腔癌。而且,嚼槟榔还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你开始嚼了,可能就很难戒掉。

说到槟榔的危害,孟加拉国的一项研究就揭示了它的恐怖之处。研究发现,食用槟榔的人群中,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占了 14.1%,癌症导致的死亡更是高达 24.2%。这可不是小数目,所以小伙伴们要警惕啊!

在国内呢,湖南可以说是槟榔的“忠实粉丝”聚集地,但这也让湖南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口腔癌的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足足 20 倍!2017 年,男性口腔癌首次进入湖南省癌症发病排名前十。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 30%~50%。作为一种高致死癌症,即使进行手术,超过半数的患者,也会在术后因复发而死亡。

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3.酒

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传统和地位。

不过,酒精早已被 IARC 列为 1 类致癌物(对人的致癌风险有充足的证据),酒精就像是一场派对上的不速之客,它悄悄地潜入我们的身体,然后开始制造麻烦。它至少和七种癌症有关,包括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

而且,酒精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就像是那些越堆越高的乐高积木,风险也是越堆越高。喝得越多,风险就越大。哪怕是小酌一杯,也可能让我们的危险指数“攀升”。

比如,如果你每天喝掉 50 克酒精,那就像是在你的健康账户上开了个不小的支票。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会增加 2.1 倍,食道癌、喉癌和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翻倍,乳腺癌的风险更是会飙升 55%。

这5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快看你中招没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4.油烟

烹饪时产生的油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有数据显示,肺癌已超过乳腺癌成为女性第一大常见癌症。说到肺癌,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抽烟。但是,女性通常吸烟率很低,为什么肺癌发病率却很高呢?一个原因是因为高温油烟。

研究表明,在不吸烟的女性群体中,长期接触炒菜油烟的人肺癌的发生风险会提高 3.79 倍。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如苯并芘、丙烯醛等,存在诱发肺癌的风险。所以,厨房里一定要配一个好点的抽油烟机。

每次做菜在开火前就提前打开抽油烟机,烹饪结束后,继续开启抽油烟机几分钟,以清除残留的油烟。平时做菜,也减少爆炒、煎、炸等高油烟产生的方式,多采用蒸、煮、烤、凉拌等烹饪方法。如果抽油烟效果不好,也可以用微波炉、烤箱等工具替代明火烹饪。

5.鱼生、醉蟹等

去南方沿海旅游的朋友可能都吃过比如鱼生、鱼生粥、打边炉等淡水鱼虾食品。然而,淡水鱼中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寄生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它又叫肝吸虫,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肝吸虫也是 1 类致癌物。

生吃淡水水产是造成肝吸虫感染最重要的因素。在有生吃淡水鱼生习惯的地区(例如广东),肝吸虫的感染率相当高。最近几年,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肝吸虫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区(比如广东)反而呈现上升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的人们喜欢生吃淡水水产。

目前已知有近 70 种淡水水产都可以感染肝吸虫,比如有调查发现,草鱼感染率达到 75%,佛山市南海区的胖头鱼感染率 87%,三水区的麦穗鱼感染率为 100%。因此,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生吃淡水鱼虾。此外,自己在家做淡水鱼虾时,也要注意将案板、刀具以及容器等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策划制作

作者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医学博士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i.com/4182.html

(0)
百科参考网的头像百科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加州州长最新发声:加州不是美国,对华贸易保持开放

    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3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2日强调,在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加州将保持对华贸易开放。 报道称,纽森以线上形式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社采访。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中竞争激化的背景下,他指出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我们认识到彼此的依存关系”。 另外,在采访中,纽森明确表示不赞同美国共和党籍总统特朗普对…

    2025年5月4日
    1700
  • 公安部道研中心:虚假宣传自动驾驶可面临2年以下刑期

    近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交通言究社”发表《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一文,提到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揭示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文章指出,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2025年4月17日
    3200
  • 240电竞屏+11小时续航 惠普AI战力本京东享国补

    4月28日,惠普两款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新品——星Book X 14 AI翻转创想本与星Book Pro 16 2025 AI轻薄战力本正式登陆京东平台。消费者通过京东APP搜索指定型号,可享受国家补贴20%优惠,两款机型补贴后起售价分别为6240元与5600元,成为国内首批享受"AI PC+国家补贴"双重红利的消费电子产品。 星Book X 14 …

    2025年4月29日
    1800
  • 男子同时与两名女子办婚礼闹剧,是否应受处罚?

    4月17日,一男子称将同时与两名女子举办婚礼的消息引发关注。涉事酒店发布声明称,已取消此次婚礼预订。澎湃新闻从毕节市相关部门获悉,两名女子中一人系新郎前妻,三人拍摄婚纱照系“闹剧”。经民警教育劝导,“三人婚礼”已取消。后续,该男子将与现任未婚妻完婚。 流出的婚纱照片显示,一名男子身穿黑色西装站在两名穿着婚纱的女子中间,两名女子左右挽着该男子。图片配文“欢迎参…

    2025年4月17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PS:如果遇到您遇到有关于百科类创建编辑修改的相关疑难问题,欢迎留言咨询,百科参考网及时为您无偿免费解答。